現(xiàn)如今噴涂的應用越來越廣泛,噴涂工藝和種類也是有所提高,其中靜電噴涂就是一種非常熱門的形式。但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還有許多需要注意的問題,如何提升工藝性能是大家都非常關注的問題,下面分享一些這方面的知識。
1、工件厚度決定涂層的厚度和固化時間
粉末涂料是熱的不良導體,所以在固化過程中,熱量傳遞方式是涂層→金屬。在冷卻時,熱量傳遞方式是金屬→涂層。在工件厚度較大時(大于10mm),涂層散熱慢,而工件較厚,所以涂層與工件的熱膨脹系數(shù)相差較大,二者膨脹幅度相差懸殊,會導致產(chǎn)生較大應力,并使二者間的結合力減小,會導致漆膜較脆。
通達利噴涂加工工程師指出,在此種情況下,工件固化后不宜快速冷卻,應緩慢降溫,并應避免較大應力的產(chǎn)生。適當增加涂層厚度也有助于減小冷卻過程中產(chǎn)生的應力。但是增加涂層厚度后,由于涂料為熱的不良導體,熱量傳遞速率必然降低,熱量從涂層外表面到達涂層內表面需較長時間,會出現(xiàn)涂層內外表面固化不同步現(xiàn)象,因此固化時間應適當增加。
2、復合涂層
工件表面在經(jīng)噴塑、固化、冷卻后,可在其外表面罩自干型清漆或色漆,以提高涂層的裝飾性并起到修補缺陷的作用。但是需要注意,在溶劑型涂料表面不可噴涂粉末涂料。
這是因為:
①靜電噴塑要求待噴工件有較好的導電性能,而噴涂溶劑型涂料后,由于涂層不導電,使工件電阻非常大,影響靜電噴塑質量;
②在二者順序顛倒的情況下,上層噴塑涂層易起泡脫落。靜電噴涂公司指出,這是因為溶劑型涂料即使在干燥或固化(固化溫度一般低于粉末涂料固化溫度)后,涂層中仍含有少量溶劑,在上層粉末涂料受熱固化過程中,下涂層中殘存的溶劑抵抗上涂層阻力而揮發(fā)逸出,使上涂層起泡脫落,這需要引起注意。